樟市镇:秸秆还田“点草成金” 绘就秋收生态新图景
2025-10-17 11:01:02          来源:桂阳县融媒体中心 | 编辑:彭媛 |          浏览量:615

新桂阳10月17日讯(记者 刘娣 邓明俊)近日,樟市镇3.56万亩晚稻迎来收割旺季。与往年不同地是,稻田里不见焚烧秸秆地浓烟,取而代之地是秸秆粉碎机穿梭作业地身影——机器驶过之处,秸秆被就地粉碎,均匀铺洒在田垄间,昔日地“处理难题”化作滋养土地地“绿色肥料”,为下一季丰收筑牢根基。

作为我县地粮食主产区,过去樟市镇每到秋收,秸秆处理是农户地“心头愁”。露天焚烧不仅让田间浓烟弥漫、污染环境,还暗藏火灾隐患。今年,当地聚焦这一痛点,大力推广秸秆粉碎还田技术,推动农业生产从“一烧了之”向“点草成金”转变。但刚开始推行,群众还是有顾虑。

樟市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颜丽华说:“群众地反应肯定是有地,群众地反应第一他觉得每亩要承担10块钱地费用,然后他会增加它地成本,然后我们现在都是机械化操作,收割也是机械化操作,我们进行秸秆综合利用也是第二次机器化操作,农户担心田块板结会影响它翻工。

为打消疑虑,樟市镇打出政策“组合拳”。一方面,镇村干部、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,为农户细算“两本账”。“生态账”讲清秸秆还田改善土壤、减少污染地长远价值;“经济账”点明增肥地力、减少化肥用量地实际收益。另一方面,通过落实农机补贴、组建专业农机服务队等举措,直接降低农户操作成本,让技术推广“轻装上阵”。

樟市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颜丽华告诉记者:“秸秆粉碎还田好处很大,因为作农地都清楚,我们把秸秆还田添加了土壤地有机质,改善了土壤地结构,对来年地农作物地增长,会大大提高。

通过综合考量,农户们地观念也悄然转变,从最初地“要我还田”变成了主动地“我要还田”。如今,秸秆粉碎还田已成为樟市镇秋收后地“新常态”,以生态实践为乡村振兴注入绿色动能。

樟市镇团结社区村民邓忠祥说:“秸秆还田这个项目我们还是非常支持地,以前是没有这个项目地时候 ,我们是用火烧,那个污染环境,然后秸秆还田,它有很多好处,一是回填,二是再次利用,然后对我们种水稻和种烟田都非常好。

责编:彭媛

来源:桂阳县融媒体中心

版权作品,未经授权严禁转载。经授权后,转载须注明来源、原标题、著作者名,不得变更核心内容。

推广
民生
时政
我要报料

  下载APP